近日,我校陈填烽教授团队和黄峙教授团队联合在纳米硒治疗动脉粥样硬化的研究上取得重要进展,相关研究成果“Atherosclerotic plaque-targeted nanotherapeutics ameliorates atherogenesis by blocking macrophage-driven inflammation”在Nano Today杂志(IF=20.8)上发表。暨南大学为该研究的独立完成单位,博士生杨晖和博士后刘畅为该研究成果的共同第一作者,黄峙教授和陈填烽教授为共同通讯作者。
动脉粥样硬化是世界范围内的主要死亡原因,其特征是脂质过载的巨噬细胞在动脉壁中表现出高表达的甘露糖受体(MR)。据报道,钙蛋白酶蛋白水解系统的过度活化通过裂解巨噬细胞中的ATP结合盒转运蛋白A1(ABCA1)和G1(ABCG1)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进展。然而,传统钙蛋白酶抑制剂对动脉粥样硬化的治疗效率和特异性是有限的。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合成D-甘露糖修饰的纳米硒(MSeNP)并负载钙蛋白酶抑制肽(CIP)形成纳米体系(MSeNP@CIP)。通过D-甘露糖修饰的纳米体系能够与甘露糖受体特异性结合,增强了 MSeNP@CIP在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中的积累,从而通过抑制钙蛋白酶活性减少斑块形成。该效果在载脂蛋白E缺陷 (ApoE-/-)小鼠体内也证明了具有显著降低小鼠的动脉粥样硬化水平的效果。此外,通过调节 M1/M2 巨噬细胞的比例,MSeNP@CIP也表现出很强的抗炎作用。
陈填烽教授一直致力于肿瘤靶向化学创新药物与多模态精准诊疗应用的研究,获得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项目、国家86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项目的资助。先后入选了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国家863青年科学家、广东省杰出青年基金项目、霍英东青年教师奖及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近五年以通讯作者在Cell子刊Matter、Science Advances、JACS、Angew Chem Int Ed、Adv Funct Mater及ACS Nano等本领域主流杂志发表论文超过250篇,其中IF>10有55篇,封面论文38篇,h-index 61,连续两年(2019、2020)入选“中国高被引学者”榜单。申报中国专利60项,授权美国专利1项,实现技术成果转化12项。以第一完成人获得2020年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技术发明二等奖、2020年中国抗癌协会科技二等奖、2018年中华医学科技奖青年科技奖、2018广东省自然科学二等奖等科技奖励,推动了纳米生物医药领域的创新发展。
论文信息:Hui Yang#,Chang Liu#,Yanjun Wu,Meng Yuan, Jiarun Huang, Yuhan Xia, Qinjie Ling, Peter R.Hoffmann, ZhiHuang*, TianfengChen*
论文链接: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1748013221002760